《大宋宫词》评分降到3.8,为何口碑下滑那么严重呢?

来源:人气:527更新:2022-08-26 22:50:29

  刘涛、周渝民主演的《大宋宫词》截止到4月7日晚更新到40集。播出以来口碑下跌非常厉害,目前豆瓣评分已降至3.8,超过48%的观众给出一星,打四星和五星好评的观众加起来还不到10%。

  电视剧口碑不佳并不冤枉,作为一部历史剧,原本应该尽量真实重现历史事件,并以此为基础适当改编。但《大宋宫词》从头到尾遍布槽点,从台词到细节各种漏洞,并且最近播出的几集,从刘娥封后到潘玉姝之前的私情遭曝光,这部剧可以说是完全脱离历史,从改编变成胡编,不但不尊重历史甚至不顾逻辑,豆瓣3.8分都给高了。下面就来看下都有哪些问题。

  违背历史,强行洗白刘娥

  《大宋宫词》原本应该用客观的视角,严谨展现宋朝历史。但从一开始就被定调成一部大女主戏,以刘涛饰演的刘娥为核心讲故事。

  熟悉宋朝历史的观众都很清楚,刘娥是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通常被人和汉朝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相提并论。

  宋真宗驾崩之后,刘娥临朝称制,并一直不还政于宋仁宗,不管真实的她是怎样的人,但有政治野心、玩弄权术肯定是不争的事实。

image.png

  而电视剧中,刘娥从出场到封后,一直都温婉善良的犹如一支“白莲花”,她的政治野心变成宋真宗头痛晕厥不醒,被逼无奈才批改奏折。由此可见,导演李少红应该是下定决心要不顾历史,强行给刘娥洗白,而不是带着批判去忠实还原历史人物,这是很明显的不尊重历史。

  强行洗白刘娥,还表现在“狸猫换太子”这件事上。狸猫换太子原本就是民间传说,本来不管怎样改编都没有问题,但电视剧为了维护刘娥的完美形象,把换太子这件事变成她完全是被动接受,打着为了江山社稷的名号,变成这件事中没有一个坏人,实在没有说服力。

  制造冲突不顾逻辑

  狸猫换太子那一集,从头到尾都是崩盘的,全然不顾逻辑。

  首先几只孔明灯放上天,怎么会把青砖瓦顶的建筑这么轻易就烧着?即便失火,怎么会那么快扩大到产房?

  另外,赵恒发现失火,很着急的调兵去救火,皇上一直没有子嗣,救火的官兵怎么可能不把待产的李宸妃放在首位?就这样任凭丫鬟哭喊而不进去救人?

  还有那只猫,说好的狸猫,到这里变成了一只家猫,剧组是为了省钱不想做特效吗?还是侮辱智商,觉得观众分不清狸猫和家猫的区别?

  再说一直想追查真相的潘玉姝,她和哥哥已经分析出刘娥流产皇上知晓,这件事是皇上和刘娥一起在掩盖真相,却还是不罢手的追查下去,难道是想造反吗?

  要知道潘玉姝的父亲已经老到快要退休,她的哥哥也不被皇帝待见,一家三口不仅没有兵权,还没有实权,造反是不可能的事情,那追查真相到底想要干嘛?和皇帝对着干、赶着去死?人物动机有问题、剧情编排不顾逻辑,只为强行树立几个角色增强剧情冲突。

image.png

  各种问题不胜枚举

  4月6日,因刘娥封后的段落因为用了疑似真的点翠而引起不小的争议,即便官方回应否认用真点翠,而是道具老师用经过反复染色的鹅毛替代,仍然有网友不依不饶的列出各种证据,认为剧中用的是真点翠。而这恰恰是《大宋宫词》少有的在道具上足够用心之处。

  剧中对历史不考究,错误百出。第一集开场白就是错的,光义的名字是建隆元年宋太祖所赐,并非继位后改名。

  剧中卢多逊在赵光义活着之时便直呼“太宗”,这更是笑话。编剧显然不知道庙号是什么。

  宋朝从未有公主嫁与番邦。这是宋与汉唐一大不同之处,即不和亲。

  剧中的圣旨总是以“昊天明命”开始,这是谁想出来的玩意儿?宋代诏书可不是这个格式。

  宋朝宣旨后,臣僚也不会说什么“谢主隆恩”,编剧这是从戏剧学的历史吧?

  这种夸张的扳指,一看就是清代才出现的首饰化的桶形扳指,不是明之前的扳指形制。

  桌上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点茶器皿,没有一件是对的。没有一件是对的。要做到这一点也挺不容易。

  这盆景,不就是现在街边卖的廉价的嫁接小叶榕么?一盆20块,剧组这也太抠门了吧?

  还有剧中从赵恒到下臣戴的官帽上不断出现的帽正也很荒谬。帽正明朝才开始慢慢出现在帽子上,并在清朝流行,唐宋时期活人的帽子上没有帽正,只有死人入殓的时候才会用。

  所以说,《大宋宫词》真的是遍布槽点,从人物、剧情、美术、道具,已经各种小的历史细节都完全不讲究,这甚至不是戏说历史、适度改编,而是完全把改编变成胡编,编剧和导演都应该向观众道歉。你们觉得呢?

  

最新资讯

by ok电影天堂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