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神赵子龙变"雷神" :谁被因被老师喊去补课?

来源:1号编辑人气:778更新:2022-08-26 21:08:11

  当赵子龙掉落山谷,没死没残,还学得墙上绝世武功,你又觉得这是一部致敬金庸《天龙八部》的武侠片;

  当演完四集出现三个姑娘情陷赵子龙,此后更多阿猫阿狗不见史册的女子为赵子龙五迷三道时,你以为这是一部爱情片;

  当剧情发展到白马听懂赵子龙说话点头会意,白马还能载着男女主在湖底徜徉时,你是不是惊觉这更是一部神话魔幻片;

  对,这就是多功能、四合一的热播剧《武神赵子龙》!一部被网友吐槽在编剧水平、文史常识、服化道设置上雷出新高度的2016荧屏“第一声惊雷”。

  今天,人民网文化频道小编就带着你一起问诊这个不在长坂坡单骑救主而是愁病痴怨缠身的“赵子龙”。也正是以赵子龙为切人点,我们试图拨开近来古装剧市场萦绕的层层迷雾。“既非泥古以违今”是一部好剧的创作原则,但一部历史剧同样要平衡好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改编不能胡来、瞎来,不能以戏仿的态度去解构经典、曲解历史。历史题材电视剧既要播扬传统文化的精华,饱含文艺之雅、文化之美,以正向饱满的故事打动人心。

  Part1、编剧创作有违常识

  案例1.文学常识:

  第一集开场,赵子龙带着妹子小船观光,吟诗一首:“芙蓉照水玉波潭,两岸蒹葭映远岚。临风把盏宜弄萧,醉卧常山何忍还”。

  明代学者高棅在《唐诗品汇》中就考证,南北朝时期作品《挟瑟歌》《乌栖曲》《怨诗行》为“七言绝句之祖”。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亦认为七言绝句起源于南北朝民歌,可以说当下学术界普遍将七绝的起源确勘定在了南北朝时期。纵观赵子龙吟诵的这首无题诗:时间上,把七绝从南北朝往前推几百年到了东汉;格律上,平仄全不论,二、三句失粘,显得不伦不类;内容上,虽有常山(赵子龙家乡)等关键词,但更让人感觉是词汇的简单拼凑,比如芙蓉多乃盛夏意象,蒹葭多为深秋意象,两者平行而论让人有节气穿越之感。

14-48-35-86-10_meitu_15.jpg

  案例2.史学常识:

  剧中,柳擎儿对赵子龙来了一句“快来,今天是中秋节……”;赵子龙向师叔李全求教,李全谆谆教诲他:“何不去京城考取功名”……

  虽然“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但在文献中将中秋升格为节日还得上溯到《唐书·太宗记》的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历史学和民俗学界普遍认为,中秋节最早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直至明清时,才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主要节日。那么,《武神赵子龙》发生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哪里来中秋节这一习俗?“考取功名”一说,实际上指的就是科举制度,然而科举制度是隋唐时才开始的。东汉时期的选官制度乃是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征辟则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案例3.生活常识:

  全剧第6集出现了赵子龙的坐骑白马,之后赵子龙又和夏侯轻衣有个超现实浪漫镜头——两人共骑白马飞奔,白马随之飞跃至湖中。在湖底,白马依旧欢快地驰骋,两位主角说着缠绵的情话甚至轻吻起来。

  暂且不论这匹马是否符合历史中赵子龙的坐骑“照夜玉狮子”,还是更接近于唐僧西天取经的白龙马,单是主人公和白马在湖底飞奔的场面就让人直呼其神。从生物学上讲,只有青蛙等两栖类动物能自由往来水陆,难道赵子龙的武艺高强到能在水底无氧呼吸,白马也像是长了鳃能在水中轻盈地飞步。在水底能如鱼般驰骋的坐骑似乎只有神魔故事中牛魔王的避水金睛兽吧。

  合并同类型:实际上,“赵子龙”并不是孤家寡人,还有不少古装剧剧本也有常识错漏。在违背常识而强行进行剧本创作的编剧队伍中,于正当仁不让地收堪称业界“翘楚”。《美人心计》中凭空而出与窦漪房抢汉文帝的子冉纯属子虚乌有的历史人物;《宫锁心玉》中将冥器唐三彩摆进了太子府,犯的是文化礼仪常识之错;《美人制造》元人高明的名句“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穿越回了唐朝人口中,又暴露文学功底不济……作为一剧之本的剧本,考验编剧专业度、想象力、创造力的同时,也检验一个编剧的文学修养和知识储备。尤其是在古装剧中,编剧在历史常识、科学常识、文学常识中的不足,很容易炮制出“雷剧”“穿帮剧”。

  Part2、演员文化素养缺失

  案例1.第一集,董卓杀进皇宫,赵安李全劝少帝赶紧离开逃走,少帝死活不肯走并铁骨铮铮地来了一句:“何况董贼鸩(jiu)杀我全家”。

  小编先要告诉你的是,少帝刘辩哪里有活着时就被人叫少帝的?少帝是历史上对被废黜的君主的称呼啊!再其次,一句天雷滚滚的(jiu)杀更是可以建议演员多翻翻新华字典要么回学校再深造深造。历史上,董卓的确杀了汉室成员,但绝非用斑鸠什么的动物去杀的,而是用鸩(zhen)毒。这两个字很接近对不对,意思和读音却相去甚远。犯下这一错误,只能责问演员在看台词时不下功夫,不认识起码得查查字典,鸠与鸩两字不同,意思更是相去甚远。

  案例2.有一集中,两位老先生相见不仅直呼其名,其中一位的特写镜头还以右手抱左手的“丧拳”作拱手礼,直道:“久仰先生大名”。

  在中华民族礼仪传统中,抱拳为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于胸前,谓之“吉拜”,反过来右手抱左手,则为“丧拜”,或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多用于吊丧、谒拜逝者的施礼。对于这种贻笑大方之过,并不能苛责编剧乱写。估计剧本中只是寥寥写道两人相见抱拳相拜的情形,还是因为演员传统礼仪文化素养不够而在表演上造成失误。

p2265900690_meitu_16.jpg

  合并同类项:细数一部电视剧中演员在咬文嚼字上的口误,往往是不胜枚举。哪怕如历史正剧《大秦帝国之纵横》,也有演员把“忝列其间”的“忝”字,念成“恭”字;把“恃强凌弱”的“恃”字,念成了“持”字。哪怕现象级口碑大剧《琅琊榜》,也有网友发出了详尽版的读音纠错贴。在礼仪文化上,演员也常有纰漏,同样的抱拳错误在抗日大剧《打狗棍》中也出现过,男主人跪在父亲坟前,左手抱右手宣誓报日寇杀父之仇。可这恰与《武神赵子龙》的错误相反,这种行礼是吉礼。细究演员屡屡口误、体误的原因,其文化修养上的“先天不足”是主因,在拍摄之前剧本案头功夫做得不到位和现场导演、同期声录音师的监管缺位也难辞其咎。

  Part3、服化道特效太浮夸

  案例1.超高饱和度的色调,高浓度、大色块的配色是《武神赵子龙》影像画面的基本审美风格,南瓜、辣椒、枫叶、竹竿等道具都有着大红大绿的鲜艳色泽。在特效上,第二集中老鹰甚至上演轻松叼起大白虎的场面。

  从色彩学上说,高浓度饱和度的设色能制造绚丽、唯美的视效,然而当镜头切换至近景时,过于鲜艳的着色却暴露了这些花草植被统统是假道具。特效制作上,老鹰与白虎打斗的场景明显就是“三毛钱”特效,老鹰抓起白虎的抓力也是刷新了生物学的新高度。整个场面丝毫没有高仿真的激烈打斗感,但是充满了幼稚画风的喜感。

  合并同类项:作为大热剧《步步惊心》的续作,《步步惊情》一开始就在沙漠里刮起了一场令人匪夷所思的龙卷风,这场龙卷风的特效失真度和夸张度堪比网络游戏的动画特效,让人不忍直视。去年爆款剧《花千骨》中的特效小怪兽、特效包子也是让人成为吐槽的典型案例。当下,古装偶像剧、古装玄幻剧大行其道,整部剧往往把承包一线当红偶像演员的多少,作为衡量整部剧市场成功率的指标。然而,武侠、玄幻类题材作品,在特效的量和质上都有着超高的要求,在这部剧的经费被演员拿去大头的情况下,包括特效及其他后期的制作费用往往加起来只占总成本的三成左右,其制作水准也可想而知。


  

最新资讯

by ok电影天堂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