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帆3.0 演员介绍
人气:767
职业:演员歌手制片人
国籍:大陆
简介:
影人简介 吴楚帆(1911年-1993年2月23日),原名吴钜璋,已故杰出香港粤语文艺片演员,著名演员高鲁泉之弟。他在天津出生,曾于香港圣保罗书院就读,上海交通大学肄业,毕业于香港培正中学,早年当过商店售货员、工厂管理员,业余爱好习艺,1932年开始加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参加《夜半枪声》演出,并成为该片的男主角。成名作是《生命线》。1937年因在《人生曲》中一人扮演父与子两个角色,被广州观众选为“华南影帝”。香港沦陷期间,参加明星剧团在广州湾、越南等地演出。抗日战争胜利后返港,主演了战后第一部影片《情焰》。 早年经历 从1932年到1964年,共参演250部影片。其中以《家》、《春》、《秋》最为著名。他的戏路较宽,演技优秀,1955年,他在内地被选为中国最受欢迎的5个演员之一。1956年,《北京日报》选举他为最佳演员之一。并与三位著名粤语片男演员张活游,李清和张瑛合称为“粤语片四大小生”。他还曾执导过《战地归来》、《香港一妇人》。1952年与白燕、李晨风等创办了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1955年与李晨风等创办了华联电影公司,名片《寒夜》是该公司创业作品。1960年,创办了新潮影片公司,摄制了《人海孤鸿》等优秀影片。1956年在香港出版《吴楚帆自传》。1966年息影。后移居加拿大。 其主演影片主要有:《新青年》、《生命线》、《最后关头》、《家》(1953)、《春》(1953)、《秋》(1954)、《寒夜》(1955)、《危楼春晓》(1953)、《火窟幽兰》(1961)、《人海孤鸿》(1960)及《香港屋檐下》(1964)等。 成名作是抗日战争片《生命线》(1935)。1937年凭著《人生曲》(1936)荣膺「华南影帝」,当时他只有二十六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组织明星剧团在广州湾、越南等地演出话剧。抗战胜利后回香港。1947年主演粤语片《郎归晚》。1948年联合黄曼梨、张瑛、白燕等演员拒绝拍摄神怪、色情、荒诞的"毒素电影",在香港掀起电影清洁运动。不久成立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历任监事、理事、会长、顾问等职。1952年成立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任董
影人简介 吴楚帆(1911年-1993年2月23日),原名吴钜璋,已故杰出香港粤语文艺片演员,著名演员高鲁泉之弟。他在天津出生,曾于香港圣保罗书院就读,上海交通大学肄业,毕业于香港培正中学,早年当过商店售货员、工厂管理员,业余爱好习艺,1932年开始加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参加《夜半枪声》演出,并成为该片的男主角。成名作是《生命线》。1937年因在《人生曲》中一人扮演父与子两个角色,被广州观众选为“华南影帝”。香港沦陷期间,参加明星剧团在广州湾、越南等地演出。抗日战争胜利后返港,主演了战后第一部影片《情焰》。 早年经历 从1932年到1964年,共参演250部影片。其中以《家》、《春》、《秋》最为著名。他的戏路较宽,演技优秀,1955年,他在内地被选为中国最受欢迎的5个演员之一。1956年,《北京日报》选举他为最佳演员之一。并与三位著名粤语片男演员张活游,李清和张瑛合称为“粤语片四大小生”。他还曾执导过《战地归来》、《香港一妇人》。1952年与白燕、李晨风等创办了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1955年与李晨风等创办了华联电影公司,名片《寒夜》是该公司创业作品。1960年,创办了新潮影片公司,摄制了《人海孤鸿》等优秀影片。1956年在香港出版《吴楚帆自传》。1966年息影。后移居加拿大。 其主演影片主要有:《新青年》、《生命线》、《最后关头》、《家》(1953)、《春》(1953)、《秋》(1954)、《寒夜》(1955)、《危楼春晓》(1953)、《火窟幽兰》(1961)、《人海孤鸿》(1960)及《香港屋檐下》(1964)等。 成名作是抗日战争片《生命线》(1935)。1937年凭著《人生曲》(1936)荣膺「华南影帝」,当时他只有二十六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组织明星剧团在广州湾、越南等地演出话剧。抗战胜利后回香港。1947年主演粤语片《郎归晚》。1948年联合黄曼梨、张瑛、白燕等演员拒绝拍摄神怪、色情、荒诞的"毒素电影",在香港掀起电影清洁运动。不久成立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历任监事、理事、会长、顾问等职。1952年成立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任董事长。1953年因主演影片《春》,1957年于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1955年创办华联影片公司。1960年创办新潮影片公司。1966年息影,后移居加拿大。一生拍摄影片二百五十余部,戏路宽广。除主演根据巴金原著改编的《家》、《春》、《秋》、《寒夜》等影片外,还在《霸王妖姬》、《枇杷怨》等影片中饰演反派人物。1956年出版《吴楚帆自传》。 吴楚帆於1993年在加拿大病逝,享年八十四岁。其後,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办当局颁发「终身成就奖」,以表扬吴楚帆为香港电影所作的贡献。 1941年香港沦陷,日寇占领香港后,计划利用香港制片设施和电影人员,筹拍一部宣扬日军战功及大东亚共荣圈影片《香港攻略战》,风声传开,在港电影从业人员,不甘附敌,誓死不为日寇服务。当时,湛江是法帝殖民地,偏安一偶,水陆交通均可由港到湛,于是便纷纷南逃到湛江【注:湛江市旧称广州湾,于1899年沦为法国租借地,对外贸易盛极一时】。 与吴楚帆、张瑛一齐到湛还有著名演员黄曼梨、白燕、梅绮、大口何等。此时,湛江尚未建市,只是区区小商埠,经济贫困落后,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吴楚帆、张瑛等艺人在湛生活异常艰苦。初到时,张瑛因战乱散失行李,连更换的衣服都没有。吴楚帆被迫改行当经纪九八,为专走越南海防的“永华号”货船商人,联系住宿,寄存货物,寻找买主。为了省线,他们不敢住旅店客栈,与众艺人在赤坎大德二横路租—民居集体住宿,二十多人,打平铺挤在一起,天气炎热,蚁蝇滋生,四周污水横流,臭气刺鼻,艰苦景况可想而知。每当回想此段辛酸往事,吴楚帆、张瑛都不堪回首,感慨万千。 演艺经历 从1932年到1964年,共参演250部影片。其中以《家》、《春》、《秋》最为著名。他的戏路较宽,演技优秀,1955年,他在内地被选为中国最受欢迎的5个演员之一。1956年,《北京日报》选举他为最佳演员之一。并与三位著名粤语片男演员张活游,李清和张瑛合称为“粤语片四大小生”。他还曾执导过《战地归来》、《香港一妇人》。1952年与白燕、李晨风等创办了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1955年与李晨风等创办了华联电影公司,名片《寒夜》是该公司创业作品。1960年,创办了新潮影片公司,摄制了《人海孤鸿》等优秀影片。1956年在香港出版《吴楚帆自传》。1966年息影。后移居加拿大。 其主演影片主要有:《新青年》、《生命线》、《最后关头》、《家》(1953)、《春》(1953)、《秋》(1954)、《寒夜》(1955)、《危楼春晓》(1953)、《火窟幽兰》(1961)、《人海孤鸿》(1960)及《香港屋檐下》(1964)等。
详情